当前位置: 滚动 > >正文

快资讯:定向培养军士崭露头角

来源:中国军网    时间:2023-05-09 09:07:39

该团定向培养军士邹静奇(左三)为战友示范无人机操作。袁旖阳摄

该团定向培养军士刘彪(左三)为战友讲解弹药检测方法。袁旖阳摄

新闻现场


(资料图片)

4月下旬,随着一批医疗设备安装调试完毕,新疆军区某合成团卫生连放射科诊室、牙科诊室正式向官兵开放。这两个诊室的负责人姜越文和李航宇,均为该团定向培养军士。

“定向培养军士逐步挑起大梁,意味着我们的军士人才建设初见成效。”该团领导介绍,自2020年9月首批定向培养军士入伍至今,团里已有10多名定向培养军士在战位上崭露头角,成为专业领域的骨干。

定向培养军士作为部队建设新力量,其成长和使用的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一开始,有人认为,定向培养军士学历高、受过系统培训,创新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强,快速嵌入作战链条并充分发挥优长应该不是问题。而现实中,定向培养军士走上岗位之初,也暴露出军事素质偏弱、实操能力跟不上、专业技能无法快速对接作战需求等短板。

“定向培养军士人才入伍,是加强军士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,加强培养使用才能使他们尽快形成战斗力。”随着人才建设实践的推进,该团领导的认识逐步深化。他们瞄准问题精准发力,按照“立足战位、二次深造、扬长补短”的工作思路,采取一系列务实举措,帮助定向培养军士快速成长。

实践中,在定向培养军士到单位报到时,该团秉持“满足急需、保障重点、专业对口、招用一致”原则,依据编制岗位和专业需求,坚持把基层一线对口岗位作为定向培养军士力量调配的第一落点,助力其走好军旅第一步。定向培养军士适应新岗位后,他们区分共同课目强化、装备性能掌握、操作技能训练3个模块,安排技术骨干与定向培养军士开展“一对一”帮带,帮助其缩短成长周期,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能力素质。

另外,为破解“所学装备同类不同代、所学专业同类不同项”问题,该团还为每名定向培养军士提供“二次深造”的机会,引导其结合岗位实践,针对性强化专业技能。侦察连无人机专业军士邹静奇,两次被推荐参加上级组织的集训,如今已成长为连队无人机班班长;弹药检测岗位军士刘彪,被抽派到兄弟单位跟训学习,归队后结合所学拆卸检测弹药部件,不但解决了某型实验弹药的问题,而且采集到关键实验数据;医学影像专业军士姜越文,多次被派往部队体系医院接受培训,逐步成长为该团这一专业岗位的人才。

随着定向培养军士的茁壮成长,该团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,战斗力建设水涨船高。尝到甜头的基层带兵人,培养使用军士人才的热情更加高涨。该团结合实践围绕人才培养梳理出的一批经验性成果得到推广,被兄弟单位采用。

亲历者说

在火热军营绽放青春光彩

■新疆军区某合成团中士 刘 彪

“一毕业就入伍、戴军士衔……”2017年,定向培养军士政策经过试点后,在全国多所院校成规模招生。当年9月,对军营向往已久的我考入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,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。

2020年7月,我顺利通过毕业考核,被分配到新疆军区某合成团。到反坦克导弹连报到后,我成为一名弹药检测手。

熟悉了单位的基本情况后,怀揣梦想的我暗下决心,要发挥在校所学,争取早日干出个样子来。孰料,当我信心满怀准备大干一番时,现实情况却让我始料未及——由于连队组建不久,部分装备还没有到位,我一时找不到施展所长、提升自我的平台。同时,面对部队紧张的工作节奏、艰苦的训练环境、严格的教育管理,我开始出现“水土不服”。

了解到我的情况后,连队干部安排二级上士刘剑对我进行帮带。其间,刘剑从日常生活到军事训练,从教育管理到组训施训,对我进行全方位带教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提高后,我逐步从自我否定的阴霾中走出来,调整好自己的状态。

2021年,某型检测方舱即将列装,团里派我到兄弟单位学习新装备操作与使用方法。我倍加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,在加强装备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,一有空就找厂家师傅、技术骨干请教,很快学会了该型装备基本操作要领。

该型检测方舱列装后,我加班加点研究学习,进一步提升自己对装备的熟练程度和实操能力。后来,我通过一系列考核,成为该型装备专业教练员。为帮战友快速掌握装备操作技巧,我发挥特长将基本理论、结构原理、部件分解图等制作成清晰明了的小册子,有效提高了大家学习效率。在上级组织的考核中,战友展开与撤收该型检测方舱的速度明显提高。

去年8月,团里借助恶劣天候条件开展实战化射击训练,某型弹药突发故障。查明情况后,我联系厂家技术人员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操作,不仅找到问题所在、排除了故障,还采集到多组关键实验数据。

从地方院校到火热军营,从青年学生到专业军士,我在历练中一步步成长,今年初走上弹药检测班班长岗位。回首成长经历,我越发相信,作为新时代青年,只要踏实肯干、努力奋进,就一定能在火热军营绽放青春光彩。

(赵治国、刘 卓整理)

X 关闭

精心推荐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欧洲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