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滚动 > >正文

看点:2亿多用户在B站观看科技类视频 科普UP主这样焐热冷知识

来源:中国网    时间:2023-06-01 11:44:49

5月20日至31日是浙江省科技活动周。近日,围绕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一系列科普活动火热开展。其实在网络端,已涌现出大批科普博主。哔哩哔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睿近日表示,过去一年,平台上116万名科技类UP主创作了1482万条科技类视频,吸引了2亿多用户观看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“打开‘著名学习网站’哔哩哔哩网站(简称B站),奇怪的知识增加了一吨。”以二次元文化发家的B站,在站内开辟了知识内容分区,科技内容成为最受欢迎的品类之一。

日前,记者与3名拥有百万粉丝的科普博主聊了聊,他们在B站做科普是怎样的体验?我们从中又能得到哪些经验与启发?

“野生”知识

对B站上的科普视频,许多网友的评价是“好玩又野”。

记者采访的3名科普博主也都是“野生的”,此前都不是专职科普工作者。

“硬核拆解”账号运营者谢先生原先在一家通讯公司工作,平时喜欢收藏各种工具和器械。他拆过超声波手术刀、公交车的报站器,还组装过充电宝。

“硬核拆解”,创作内容如其名,够硬。密集的知识输出,拆解全过程不加修饰地原始呈现,十分“简单粗暴”。谢先生说:“其实拆东西就是我的爱好,从家用电器到黑科技产品,没事儿就拆,随手发布在B站上,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喜欢看。”

这些粉丝里有相关行业的设计人员、工程师,也有机械爱好者,甚至还有四年级的小学生发来私信。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奇怪问题,比如加油机为什么能在满油后自动停止工作?会“咬人”的鳄鱼小玩具有没有机理可循?

看似无厘头的内容,其实涉及物理、化学、机械工程等学科的知识。也许你对物理避之不及,也读不懂动力学,但化解成这样的通俗问题,谁都想一探究竟。

很多问题,把机器一拆,答案也就一览无余了。

“后来我才知道,这种知识的‘野生感’越强越有吸引力。”谢先生说,“视频的收藏量很高,许多网友说把我的主页当作了一个小型知识库。动动手能帮大家解答一点疑惑,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。”

我们可以看到,网站正在颠覆我们以往对于科普的定义。科学知识不仅仅停留在教科书里,生活中的各种奇思妙想都可以深挖、延展和解释。

破壁出圈

不同次元间,是有“壁”的。

更别说带着向来高深、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入场。为此,科普区的博主下足了功夫。

许多在B站“冲浪”的网友都听说过专注科普小众、冷门的古生物科学知识的UP主“芳斯塔芙”,这是英文“fun stuff”的音译,意思是有趣的东西。在这名UP主的视频里,笑点与知识点齐飞,人称“文案鬼才”。

第一支原创视频《奇虾:初代霸主的故事》讲解寒武纪顶级掠食动物奇虾的兴盛与衰亡。视频在上传后24小时播放量破9万,粉丝数从700涨到2.1万。

这个账号运营者是一对90后夫妻——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毕业生唐骋负责内容创作,曾在学术期刊工作的蔡春林负责运营。两名科研人员转型做了科普。

“搞科普和搞科研完全不同。”蔡春林感慨,做实验需要考虑深度,反复论证,而科普对广度的要求更高,需要把诸多纷杂的知识点融合在短短十来分钟的视频里,还得让大家看得进去、看得懂。

“这些生命科学知识本身是不接地气的,我们发现这届网友特别喜欢听故事。”唐骋说,写文案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编剧,赋予这些古生物人格设定。在他们的视频里,奇虾是生物界的初代霸主,软骨鱼是头铁真汉子;科普企鹅的时候讲述了它们“逆天而行”的奇幻漂流故事……“我们把古生物的演化历程梳理成有前因后果的小故事,嘿,网友还挺买账的。”唐骋说。

准备一期视频,唐骋和蔡春林通常需要查找大量文献,比如最新一期科普玉米的历史,历史书上只有“明代传入中国”寥寥几言,在原产地南美的几个国家史料记载也极少。他们就在各朝代、各地区的地方志里寻觅线索,相互印证,从构思到发布,花了个把月的时间。

科普区的另一大博主“大蜡烛”对此深有同感。他的视频主题主要是梳理商业科技史。他说,准备一期视频平均需要看50万到100万字的资料,一个选题做两三个月是家常便饭。

网上用户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科普视频?

“大蜡烛”总结的经验是,在一定共识基础上的知识延伸。“我们需要了解义务教育阶段大家的知识共识有哪些,科普需要在相对形成共识的知识基础上做延伸,如果完全脱离他们原有的知识体系,很难连接。”

果壳网CEO嵇晓华曾提出,科学必须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,成为大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。网上的科普创作者努力给科学知识“减重”,探寻能够融入原有文化生态的不同路径。

地域、年龄,还有文化圈层之“壁”,在这些科普博主的探索下,悄然融化。

荡起涟漪

记者采访的几名博主有一个共识:科普的目的并不是帮助大众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,而是让人们看见尚未触及的世界。

科技发展在加速,但大众对此的掌握速度可能连线性的增加都没有实现。现在,愿意读万字长文去理解前沿趋势的人很少,所以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来到网络上,面向更广阔、更年轻的群体传递科学知识。

科学界的知识太丰厚了,只要有好奇心,选题是无尽的。科普创作者说,灵感似乎永远不会枯竭。其中的知识与见解也许不会对现实生活产生具体影响,就像一只生活在海底快乐伸展的海马,或许永远不会与我们有任何交集。我们探索世界,除了生存,也是为了在这个星球上找寻自己的位置,尝试让看似独立分化的人类,重新与万千生物取得联系。

不可否认的是,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。科普作家曹天元在一次访谈中这样描述科普的意义:“一个人经历了科学话语的熏陶之后,会对科学怀有好感。自己不搞科学,也会支持孩子去搞科学研究,支持政府财政往科学研究上倾斜,天然地觉得科学研究是很重要也很值得做的事。”

发布一个科普视频,就像往信息汪洋里投掷一块小石头,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水花,但是那些荡起的涟漪已足够美好。

X 关闭

精心推荐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欧洲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